季子弘
@北海道|恩,老季!該往前飛了,原地踏步沒有獎品的

今天和一位老友見面,閒談近況,摻點胡亂吐槽。
我們大約平均二至三年會見一次。
跟丹頂鶴比起來,牠們一年回訪一次北海道,我和老友見面的頻率不算勤了。不過這個時代,有了臉書和各種通訊軟體,不見面也能像是每天都見了面。
我們是同行,所以今天的談話主題,有某大部分圍繞在本行的興衰史上。紙媒的發展越來越低迷,大家都轉作電子線上誌了,雖然仍需要產生內容的作者及攝影師,但景況的確不若以往。
我想起當年從世新新聞系畢業時,就立志不進報社或電視台工作,記得好像是一位老師的提醒吧!他說:「如果選擇電視台,就代表你要放棄家庭了。」所以當時第一志願就是遠離電視台,希望能進到雜誌業,寫各種我喜歡的專題報導。
那時候就不愛寫報社新聞,我不喜歡快而短的寫作方式,總以為身為一個記者,就應該挑戰大題目、專題故事,這才能把一篇故事寫出豐富層次來。然而現今自媒體早已興起多年,我仍未能成功轉型做部落客,有很大一部份原因在於:
我自詡是新聞系畢業的。
那是一種名門正派的迷思,以為寫的報導,最完美的曝光平台是紙媒,其次才是被網站引用。寫的每個字、拍的每張圖,都應該被精緻印刷出來,才能把寫作報導這趟偉大航程,駛完最後一海浬,100%完美。
然而,這世界早就轉彎了。
現在的自媒體經營者,個個都很認真努力,努力參加各種活動,努力產出一篇篇圖文並茂的作品。當然,網路寫法和紙媒寫法仍有差異,就差了一種口氣:
紙媒是知識傳承,網路是資訊傳遞。
當然,現在看來,其實這都是偏見、迷思及自以為是。大家都是內容產出者,只要能產出讓讀者共鳴的作品,就是有價值的創作者。
這個年代,寫書出書已經不是唯一重要的事,儘管自己經營出版社,但我非常認同:好的內容才重要,載體只是其次的考量。
然而,這樣的反省檢討,宛若丹頂鶴年年回歸的輪迴,總在每次見到老友時,我們又聊起了這個時代的巨變。
恩,老季!該往前飛了,原地踏步沒有獎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