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Writer's picture季子弘

一戶建



日本的一戶建房型就是台灣人認知的「透天厝」,在華人「有土斯有財」的觀念裡,這種有完整土地持分的物件日益受到重視。但日本建築工法習慣與台灣截然不同,不像台灣人愛用鋼筋混凝土蓋房子,日本通常在三樓以下的建築物,只有地基是RC結構,地基上的建物主體大多使用木造工法。


木造建築施工方便但也有其侷限,與RC結構建物最大差異就是,當建築年數拉長後(通常超過30年),建築物本身在日本人心中已無價值,買賣交易時只剩土地價值。若接手這樣的物件想要重蓋,又必須依照現行的建蔽率和容積率來蓋,通常這類型物件基地所佔面積都不大,多為60~100平方公尺間。能蓋的「建築面積」和能使用的「延床面積」都很小,相同的使用面積,居住起來還不如買大廈單間來得更為舒適。

然以現今日本建築工法與專業室內設計,很多看似狹小,住起來卻感覺比實際面積還大的一戶建新成屋大有所在。在日本買一戶建到底好不好?端看每個人對於物件的想像和期待而定,但所在城市的天候因素必須考慮進去,倘若在東京這種不常下雪的區域是沒問題的。但若在日本東北或北海道,每年有長達四、五個月的雪季,對於一戶建屋主來說,每天光是除雪這件事就十分累人;還有房屋維護成本部分也是遠遠高於東京,購買前請務必三思。

0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